【概要】糧價上漲對各國的沖擊程度不一,其中巴西、俄羅斯、尼日利亞、土耳其和印度五個中等收入大國的情況最令人擔憂。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過去一年該國食品價格相較于整體通膨的漲幅也是區域各國中最大的。在世界第一小麥出口國俄羅斯,許多人對于蘇聯解體后物價飆漲、商店貨架空置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在非洲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食品價格漲幅創下12年多來的新高,每戶家庭平均要把預算中的一半以上用于糧食購買。土耳其是全球最大面粉出口國,人均面包消費也最高,這使該國尤其容易受到商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在印度,糧食問題已導致政治局勢陷入緊張。
《聯合早報》3月1日報道:在世界各國致力于應對冠病疫情之際,全球糧價節節攀升,已成為一些較脆弱國家面對的另一艱巨挑戰。
彭博社報道,受中國的大量需求、全球糧食供應鏈脆弱與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從大豆到棕油等各種食品的價格都有所上漲,目前全球食品價格正處于六年多來的最高水平。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亨德里克斯指出:“食品價格上漲會破壞穩定,不僅是因為它們會使社區和家庭陷入困境,也是因為人們期望政府會加以應對。有關影響將持續長時間,至冠病大流行結束之后。”
糧價上漲對各國的沖擊程度不一,其中巴西、俄羅斯、尼日利亞、土耳其和印度五個中等收入大國的情況最令人擔憂。這些國家人口多,食品支出在消費者價格籃子中占比較高,政府在控制食品價格方面面對更大的壓力。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過去一年該國食品價格相較于整體通膨的漲幅也是區域各國中最大的。與此同時,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為了挽救自己跌至谷底的民望,正尋求向窮人發放更多救濟金。但專家指出,向糧食開銷最大的群體派錢的做法造成食品價格升高,巴西收入不平等現象可能因此惡化。
在世界第一小麥出口國俄羅斯,許多人對于蘇聯解體后物價飆漲、商店貨架空置的情形仍記憶猶新。為控制糧價,俄羅斯對小麥出口征收關稅和實施配額,并下令大型零售商凍結一些食品價格,但這可能導致通脹率進一步升高。亨德里克斯認為,俄羅斯可能出現圍繞食品價格的抗議示威,而正如阿拉伯之春所顯示的那樣,這類圍繞“餐桌議題”的抗議示威可能迅速演變成大規模反政府運動。
在非洲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食品價格漲幅創下12年多來的新高,每戶家庭平均要把預算中的一半以上用于糧食購買。去年秋季,尼日利亞爆發反對警方暴力的示威,而受糧價高漲影響,抗議活動越演越烈,一些示威者甚至洗劫食品倉庫。
土耳其是全球最大面粉出口國,人均面包消費也最高,這使該國尤其容易受到商品市場波動的影響。今年1月份,土耳其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18%。糧價攀升,加上里拉貶值,使總統埃爾多安面對的政治風險越來越大。埃爾多安已下令對食品價格上漲展開調查,高價售賣食品的企業也可能被罰款,但過去的經驗顯示,這類措施的效果微乎其微。
在印度,糧食問題已導致政治局勢陷入緊張??偫砟祥_放谷物市場的計劃,被指會導致農民收入銳減,有關抗議活動不斷升級。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但與此同時,國內有許多人吃不飽。風險分析評估公司維里斯科楓園指出,印度政府削減食品和燃油津貼經常會引起動蕩,而未來兩年的預測并不樂觀。
